作者:上海快租 发布时间:2025-08-16
8 月 15 日,国家统计局发布了 2025 年 7 月份 70 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。数据显示,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均呈下降态势,同比降幅整体有所收窄。新房市场中,有 6 个城市价格上涨,上海以 0.3% 的环比涨幅位居全国首位;二手房市场则仍处于深度调整阶段,仅太原 1 个城市房价环比上涨。
6 城新房价格上涨,上海领涨全国
从新房市场来看,7 月份,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有 6 个,较上月减少 8 个。
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7 月,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 0.2%,降幅较上月收窄 0.1 个百分点。其中,北京持平,上海上涨 0.3%,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 0.3% 和 0.6%。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 0.4%,降幅扩大 0.2 个百分点。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 0.3%,降幅与上月相同。
58 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认为,从统计局公布的 7 月房价数据来看,房地产市场呈现出核心城市企稳回暖、非核心区域持续调整的分化格局。一线城市新房降幅收窄至 0.2%,二线城市降幅扩大至 0.4%,这反映出高能级城市的抗跌性更强。一线城市及部分强二线城市正通过政策优化、土地市场高热等信号逐步修复市场信心。
7 月份,新房房价指数环比涨幅为正的 6 个城市分别是:上海、乌鲁木齐、宜昌、三亚、长春、常德。此外,北京、大连、南宁、徐州等城市的新房价格环比持平。
其中,7 月份上海新房价格环比上涨 0.3%,在 70 个城市中位居榜首,该城市的新房价格已连续多个月保持靠前的涨幅。
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指出,四座一线城市呈现 “两稳两降” 的态势,北京凭借核心区新房供给的优化以及刚需项目去化的发力,价格环比持平,终结了此前连续 3 个月微降的趋势;上海则依托高端住宅市场的热度,价格环比上涨 0.3%,成为 7 月一线城市新房市场的 “增长引擎”,这与上海近期优质地块集中出让、改善型需求持续释放密切相关。
从同比角度来看,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降幅整体有所收窄。7 月份,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 1.1%,降幅较上月收窄 0.3 个百分点。其中,上海上涨 6.1%,北京、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 3.6%、4.6% 和 2.2%。二、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下降 2.8% 和 4.2%,降幅分别收窄 0.2 个和 0.4 个百分点。
从数量上看,70 个大中城市中,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的城市有 5 个,比上月增加 2 个。
二手房市场仍在深度调整中
“二手房市场和新房市场一样,总体面临下跌城市较多的情况,市场仍处于深度调整阶段。”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说道。
7 月份,二手房价上涨的城市数量仅为 1 个,即太原房价环比上涨 0.2%;另有 1 个城市房价持平,其余 68 个城市房价环比均下降。
从各线城市的表现来看,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7 月份,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 1.0%,降幅较上月扩大 0.3 个百分点。其中,北京、上海、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 1.1%、0.9%、1.0% 和 0.9%。二、三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均下降 0.5%,降幅均收窄 0.1 个百分点。
张大伟表示,与新房市场 “一线中高端企稳、二三线承压” 不同,7 月二手房市场呈现出 “一线压力加大、二三线边际改善” 的反向格局。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 1.0%,降幅较 6 月扩大 0.3 个百分点,创下年内单月最大环比降幅,市场调整压力显著升级,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四座城市的二手房价格全部进入下降通道,且降幅均较 6 月有所扩大。
他认为,这一现象的核心原因在于一线城市二手房挂牌量持续高企,供需关系进一步向买方市场倾斜。以北京为例,7 月二手房挂牌量突破 16 万套,部分业主为加速成交,主动下调挂牌价的幅度有所扩大;上海、深圳等地也面临类似问题,再加上学区房政策调整、刚需群体观望情绪升温等因素,二手房价格的下行压力持续释放。
同时,张波提及,结合安居客线上数据,找房热度回落、在架时长延长,这也反映出市场需求持续疲软,虽然挂牌供应和作业活力略有改善,但难以抵消负向影响,这也与季节性淡季以及购房者的市场信心有关。
业内人士指出,近期各地频繁出台政策,尤其是北京五环外限购放松,已经给 8 月市场带来了热度上升,地方政策持续推出或执行,以旧换新、房票安置、公积金松绑等政策,旨在打通置换链条,不过政策的施行效果以及执行力度还需要在 8 月市场继续观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