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上海快租 发布时间:2025-05-13
近期,“现房销售” 再度成为房地产市场的热门话题。随着多地积极开展试点工作,配套政策不断完善,现房销售在市场中的份额正稳步提升,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变革。
土拍环节现房销售试点遍地开花
商品房预售制度起源于香港,20 世纪 90 年代引入内地后迅速成为主流销售模式。该模式凭借期房销售机制,大幅缩短房企资金回笼周期,有力推动了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。然而,随着市场环境变化,预售制度衍生出的交付风险、质量纠纷等问题逐渐暴露。在此背景下,现房销售试点应运而生,在不同市场阶段发挥着独特作用:市场过热时,它是抑制房企非理性拿地的 “降温器”;行业风险显现时,它则变身 “保交楼、防风险” 的坚实屏障。
回顾现房销售的探索历程,早期多为局部尝试。2014 年 7 月,上海市黄浦区五里桥街道一宗地块出让预合同中,首次明确要求 “建成房屋须以全装修现房销售”,开启了现房销售的试点之路。在 2016 - 2020 年房地产市场繁荣期,深圳、苏州、南京等多个城市在土地出让时设置现房销售条件,以平抑土地市场过热。但随着市场调整,部分城市暂缓相关政策。
近年来,伴随房地产行业风险加剧,众多城市在土地出让环节重启现房销售规定,并推出一系列配套支持政策。海南在 2020 年 3 月率先以省级层面发文,规定新出让土地建设的商品住房实施现房销售制度;北京自 2021 年起,在集中土拍中持续扩大现房销售试点范围,多批次地块设置竞报现房销售面积环节;深圳在 2023 年 8 月重启探索,宝安区先后有多宗地块提出现房销售要求。
政策与数据双轮驱动,现房销售占比显著提升
从政策层面看,中央与地方协同发力,为现房销售试点提供全方位支持。自 2022 年末起,全国超 30 个省(市)开展现房销售试点并出台相关政策。合肥、郑州、长沙等地明确部分项目实施现房销售,赣州延长现房销售项目土地出让金缴纳期限,九江给予购房者契税补贴,山东提高购买现房的公积金贷款额度。
中央层面也多次释放积极信号。2023 年 1 月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首次系统明确提出现房销售概念,要求各地落实预售资金监管;2024 年 12 月召开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,更是将 “大力推进商品住房销售制度改革,有力有序推行现房销售,优化预售资金监管” 列为 2025 年重点工作。
市场数据印证了现房销售的快速发展趋势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24 年我国现房销售面积约 3 亿平方米,同比增长 19.1%,占比达 30.84%。相比 2020 - 2023 年 12.7%、13%、17.3%、22.5% 的占比,呈现出持续上升态势。
现房销售对市场的双重影响
58 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指出,现房销售是房地产增量市场的未来趋势,也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。但他同时强调,全面推行需统筹金融、土地、监管等多方面改革,目前过快推进可能加剧市场风险。
对房企而言,现房销售带来巨大挑战。预售模式下,楼盘达到一定条件即可销售,资金回笼快;而现房销售则大幅延长资金回笼周期,加大资金压力,房企在拿地时不得不谨慎评估。并且,由于开发周期变长,短期内新房供应量减少,可能延缓市场复苏进程。
不过,从长远来看,现房销售也蕴含诸多积极意义。一方面,“所见即所得” 的销售模式倒逼房企提升产品品质,从设计、建材到配套全面优化;另一方面,现房销售对房企资金实力和运营能力提出更高要求,将加速行业洗牌,推动实力较弱的企业退出市场,助力规模性房企通过并购、获取优质地块等方式扩大市场份额,实现行业整合升级。
上述内容从多维度呈现了现房销售的发展现状与影响。若你觉得某些部分需进一步精简,或想补充更多案例、分析,随时和我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