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
快租

哈尔滨铂金湾陷 “一房多卖” 困局:10 余户业主抢房诉讼

作者:上海快租 发布时间:2025-11-03

直到装修时遇见另一位自称房主的高军,吴丽丽才惊觉,自己 2016 年从哈尔滨永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 “永吉公司”)购入的房产,早在 2018 年前就已被哈尔滨万慧伟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 “万慧公司”)二次出售。这场产权纠纷,将哈尔滨铂金湾楼盘的乱象彻底暴露在公众视野中。
铂金湾楼盘坐落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宣化街与理治街交汇处,是 2010 年启动的棚改项目,整个项目仅一栋 13 层小高层建筑。早年,万慧公司与永吉公司曾签约合作开发该项目,却因手续缺失、合作纠纷等问题陷入停工,直至 2019 年才勉强建成。而在项目停滞与建设的近十年间,两家公司竟都在未经规范审批的情况下,大肆售卖、抵顶项目商品房。2024 年楼盘大规模入住后,“一房多卖” 的问题集中爆发,越来越多业主发现自己的房子 “一屋多主”。
得知高军起诉万慧公司要求交房并胜诉后,吴丽丽随即提起诉讼,请求撤销该判决,然而一审以败诉告终,目前正等待二审结果。据记者了解,围绕铂金湾楼盘的产权归属,已有 10 余户业主遭遇类似的 “一房多卖” 问题,被迫卷入 “抢房大战”,深陷诉讼纠纷;随着入住率提升,未来或有更多同类纠纷浮出水面。

业主装修遇 “房主”,多户陷入执行异议之诉

2018 年,孟瑞向永吉公司支付 60 多万元全款,购入铂金湾一套商品房。2024 年 10 月 7 日,正在装修的她家中突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,对方自称是回迁户,声称万慧公司承诺为其分配 3 套回迁安置房,孟瑞正在装修的房子便是其中之一。“当时万慧公司的人也跟着来了,还说我这房子装了也是白装,让我赶紧腾房。” 孟瑞回忆,双方争执不下,最终不欢而散。
2025 年 3 月,孟瑞在自家房门上发现了南岗区人民法院的公告,这才知晓那位回迁户邱先生已将万慧公司起诉至法院,法院判决万慧公司需将包括她房屋在内的 3 处房产交付给邱先生,并要求她限期从涉案房屋中迁出。与孟瑞有相同遭遇的,还有业主张志清和杨永。
“没办法,我们三家只能联合提起执行异议之诉。” 张志清无奈地说,他们曾前往南岗区城市更新局咨询,工作人员透露,邱先生名下的 4 套回迁房中,仅有 1 套具备合法手续,涉及他们三人的 3 套房产均无合规审批文件,这让他们更坚定了维权的决心。

合作纠纷致项目停滞,两家公司均违规售房

铂金湾项目的前身,是黑龙江省林业厅家属楼危房改造工程,2010 年被纳入哈尔滨市棚户区改造项目,工程全称为 “南岗区芦家小文昌社区棚改项目”。
永吉公司总经理李树辉向记者还原了项目合作始末:2010 年,他通过朋友得知万慧公司实际控制人肖传良计划整体转让该项目,遂于当年 6 月 8 日与万慧公司签订《合作协议书》。协议明确,万慧公司负责办理项目前期手续、完成拆迁工作,并承担至土地净地阶段的所有费用;永吉公司则负责支付土地出让金及交房前的全部费用。
2012 年 9 月 21 日,双方再次签订《合作协议》,约定万慧公司将该棚改项目转让给永吉公司,由永吉公司独立运营、自负盈亏,转让金额 1700 万元分批次支付;万慧公司负责办理项目土地出让摘牌事宜,土地出让金及相关费用由永吉公司承担;同时,永吉公司需在项目中提供 3035.7 平方米住宅和 903.9 平方米商服,用于万慧公司安置动迁居民。
2014 年 3 月 27 日,双方签订第三份《协议书》,万慧公司同意永吉公司向南岗区棚改办缴纳回迁房建设保证金,以获取棚改办开具的相关手续,进而取得项目土地摘牌资格;永吉公司承诺,土地摘牌后 60 日内支付万慧公司 500 万元,剩余 500 万元在房屋销售后优先支付。
“房子盖到四五层时,我们突然发现项目土地无法挂牌,当时就不敢再给万慧公司打钱了。” 李树辉说,但彼时项目已投入大量资金,他已无退路,只能咬牙继续推进,期间通过民间借贷等方式四处筹钱。因资金紧张,项目主体尚未完工时,永吉公司便搭建临时售楼处,以 “内部认购” 名义卖房回笼资金。“项目共有 106 套住宅和 10 套门市,现在我手里只剩 1 套门市,除去回迁安置房,其余房源要么卖掉,要么抵了债务。”
2016 年年末,这栋 13 层建筑的主体工程完工。可当李树辉前往政府部门办理市政配套接入手续时,却被告知因项目未取得 “五证”,无法办理相关事宜,楼盘自此停工,供暖、水电配套等收尾工程彻底搁置。
因回迁户频繁上访,2018 年南岗区棚改办多次发函,要求万慧公司及施工单位尽快完成回迁居民进户工作。“当时肖传良找到我,说如果我不负责收尾工程,他就另找施工队,但费用得由我承担。” 李树辉回忆,后来肖传良找来工程队完成了收尾工作,2019 年回迁户陆续入住。2023 年,李树辉还拿出 4 套住宅和 1 套门市,抵偿了收尾工程的工程款。
与此同时,万慧公司的肖传良也在私下大量售卖、抵顶该项目商品房。“早在 2011 年,肖传良就开始卖房了,最初是卖给身边朋友,我家亲属也在那儿买了三四套。现在有 50 多套商品房被他卖掉或抵账,其中一套房子甚至抵给了好几个人。更离谱的是,售房款都没进公司账户,基本被肖传良挪用来还个人债务了。”2024 年 10 月 24 日,万慧公司法定代表人杨大鹏接受记者采访时,揭露了这一内幕。
2023 年,税务部门接到举报,称万慧公司存在偷税漏税问题,要求公司补缴营业税,欠税加罚金共计 700 多万元。“肖传良没钱补税,就忽悠从他手里买房的人去税务局缴税,说这笔税款将来能作为办理不动产权证的依据。老百姓不懂其中门道,就稀里糊涂把税交了,但实际上这笔钱按规定该由公司缴纳。” 杨大鹏透露,肖传良还向税务局提供了 50 多套房子的明细、价格及户型资料,而税务局只要收到税款,并不在意缴税人是谁。在杨大鹏看来,肖传良此举另有目的:如今不少房子被从永吉公司购房的业主先行占用,他想通过缴税的方式为这些房子 “确权”,争夺项目控制权。
肖传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承认,已有 30 多名购房人缴纳了税款,每户几千元,还声称 “将来办理不动产权证,只能通过我来办”。

双方各执一词,均称拥有项目归属权

关于项目归属权,两家公司各执一词。李树辉认为,万慧公司未能办理土地摘牌及相关用地审批手续,导致居民无法正常回迁,而永吉公司已在项目建设中投入巨额资金,仅民间借贷就背负了不少债务,项目实际归属权应归永吉公司。不过,李树辉也坦言,永吉公司后期未到棚改部门备案,这是重大失误,导致公司至今在政府层面 “没有名分”,给了万慧公司可乘之机。
万慧公司方面则反驳称,因永吉公司未按约定完成工程建设、未足额支付转让款,才导致回迁户无法按时入住。“万慧公司和永吉公司最初是合作关系,后来虽签了项目转让协议,但对方只支付了 500 多万元转让款,也没向南岗区棚改办缴纳回迁房建设保证金、获取相关手续。后期水、电、气、热等配套工程的费用都是我掏的,而且从始至终,与政府部门对接的只有万慧公司。永吉公司没履行协议义务,根本没权力处置房产。” 肖传良告诉记者,2025 年小区供热设施改造,他还额外投入了不少资金,以此证明自己对项目的 “控制权”。
记者注意到,2018 年万慧公司曾向哈尔滨仲裁委员会申请,要求解除与永吉公司签订的合作协议。关于双方在项目中的角色,万慧公司称项目是 “分包” 给永吉公司的,而永吉公司则强调项目是 “转让” 而非分包,且公司已投入巨资建设,理应拥有主导权。
哈尔滨仲裁委员会经审理认定,截至 2019 年 1 月 10 日,万慧公司未取得项目土地使用权证,永吉公司也未完成全部工程施工;因万慧公司的主张与举证无法证明存在法定解除协议的情形,最终驳回了万慧公司的仲裁申请。
“肖传良一直想把我踢出局,但项目主体工程都是我们出资建设的,施工清包协议也是永吉公司出面签的。” 李树辉透露,在申请仲裁前,肖传良曾找到与永吉公司合作的工程承包方 —— 巴彦鼎盛劳务有限责任公司(以下简称 “鼎盛公司”),提出签订一份假协议,并承诺将来优先为鼎盛公司办理抵账房的不动产权证,试图伪造 “工程是万慧公司所建” 的证据,撇清与永吉公司的关系。“这份假协议在仲裁时还被当作证据提交,但最终没被仲裁委认可。”
对于李树辉的说法,鼎盛公司负责人孙先生在电话中予以证实。他表示,哈尔滨市公安局南岗分局经侦大队曾就此事找他取证,他已向警方如实说明情况,随时可以为李树辉出庭作证,还原事件真相。

监管缺位引乱象,业主质疑部门履职

“我买房时根本不知道这两家公司有纠纷,双方都在明目张胆地卖房,我手里有正规购房协议,进户费、物业费也一分没少交,结果现在要跟别人打官司抢房子,政府部门当初是怎么监管的?” 孟瑞无奈地说,为了房子的纠纷,夫妻俩经常吵架,生活深受影响。
其他业主也纷纷表示,若政府部门当时能严格管控开发商的售房行为,及时制止违规操作,就不会出现如今 “一套房子多个主人” 的混乱局面。
杨大鹏向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,2012 年 7 月该项目曾取得《棚改项目监审手续绿色通行证》。“按规定,万慧公司应在绿色通行证有效期内尽快补办土地、规划、施工等手续,但直到现在,土地招拍挂程序都没走,铂金湾项目就是个‘无证私建’。” 杨大鹏认为,两家企业的纠纷应通过法律途径确认项目所有权归属,但在此之前,双方都无权销售房屋。如今双方都不愿通过诉讼解决核心矛盾,却让无辜的购房业主陷入诉讼泥潭,正是政府相关部门监管缺位,才导致了这些问题愈演愈烈。
记者发现,2022 年 5 月 23 日,哈尔滨市南岗区城市更新局曾向万慧公司下发《关于立即停止芦家小文昌棚改项目商品房销售的紧急通知》,明确指出:“经了解,万慧公司在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情况下,已开始公开对外销售房屋,存在一房多售情况。若情况属实,因万慧公司无权公开销售房屋,请立即停止该项目商品房销售行为,并承担由此引发的一切责任。” 如今,这份通知在铂金湾小区的多部电梯内仍有部分留存,但从实际情况来看,并未起到任何有效管控作用,违规售房行为依旧持续。
值得注意的是,2024 年南岗区相关部门通过 “特事特办”,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方式,为部分回迁户办理了不动产登记,但普通购房业主的产权问题仍未得到解决。
一个棚改项目从启动到完工耗时近 10 年,至今未完成土地摘牌,销售必需的 “五证” 更是无从谈起。在此期间,南岗区相关部门是否知情?是否履行了监管职责?对于目前大量存在的重复售房问题,又将采取何种措施为业主维权?2024 年 10 月 24 日及 27 日,记者先后两次前往南岗区城市更新局申请采访,工作人员均以 “主管领导因事请假” 为由推脱,承诺 10 月 28 日联系记者接受采访,但截至发稿前,始终未收到该局任何反馈,监管部门的沉默让业主们的维权之路更显艰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