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 月 15 日,佳兆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(股票代码:01638.HK)发布公告,宣布公司所有境外债务重组相关条件均已达成,重组方案正式全面生效,标志着其境外债务处置进入新阶段。
据佳兆业方面介绍,此次境外债务重组方案历经多轮沟通协商与优化调整,最终通过对原有债务范围内的全部债务进行解除与豁免,同时以发行新票据及强制可换股债券的方式,实现了债务结构的根本性优化。公告内容显示,佳兆业已依据重组计划,向符合条件的债权人发行了总额约 133.72 亿美元的金融产品,具体包括 6 档新票据与 8 档强制可换股债券,这些新发行的金融产品预计将于 2025 年 9 月 16 日在新加坡交易所完成上市流程。
佳兆业进一步表示,重组方案生效后,将为公司带来显著的债务改善效果:一是实现债务削减规模约 86 亿美元,大幅降低债务总量;二是将债务期限平均展期 5 年,使得公司在 2027 年底之前不再面临刚性还本压力,有效缓解短期偿债负担;三是新票据的票面利率设定在 5%-6.25% 之间,相较于公司历史债务利率水平有所下降,有助于降低未来利息支出成本。
在债务重组对公司发展的推动作用上,佳兆业指出,此次重组的成功将为企业盘活存量资产、加速资源整合提供重要助力。公司后续可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、优化项目合作模式等方式,进一步释放资产潜在价值,提升整体运营效率。这一过程不仅有利于增强企业自身的 “造血” 能力,还能为行业上下游合作伙伴注入发展信心,进而在产业链内形成良性循环。
此外,结合佳兆业于 8 月 28 日发布的 2025 年中期业绩公告来看,报告期内公司经营业绩面临一定压力:实现营业收入约 37.01 亿元,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 31.8%;期内亏损额约为 100.97 亿元,亏损幅度较去年同期扩大 12.3%;其中,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约 100.31 亿元,每股基本亏损为 1.43 元。
不过,在项目销售与交付方面,今年上半年佳兆业集团仍保持一定进展:连同其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,共录得合约销售额约 20.03 亿元,期内已售总建筑面积约为 17.13 万平方米;同时,在深圳、广州、重庆、成都、昆明等多个城市,累计完成 12 个项目的交付工作,交付房源数量达 5076 余套,保障了业主权益,也为公司维持市场信誉奠定基础。